股票炒股配资开户 陈白沙祠: 岭南一人 千秋仰止
发布日期:2024-07-18 09:28 点击次数:146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股票炒股配资开户
15世纪50至60年代,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陈献章在江门白沙村经过十年静坐收获了“自得之学”,并开创了“江门学派”。由此,陈献章成为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广东唯一从祀孔庙的大儒,世人尊称其为“白沙先生”“陈白沙”。
如今的江门,保存着大量“白沙遗迹”。其中,陈白沙祠集中呈现“白沙心学”的厚重历史价值,成为江门乃至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胜迹,于2019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完好的古典建筑,陈白沙祠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群众和游客参观瞻仰,也是江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重要场所。
诏建家祠以示重道
明朝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陈献章出生于新会都会村(今江门市新会区都会村)。10岁时,陈献章举家迁至江门白沙村(今江门市蓬江区白沙社区)。根据岭南心学研究会荣誉会长黄明同所著《白沙真儒》描述,陈献章一生许多重要时光都在白沙村度过。静坐、自得、入圣、讲学,这里见证了陈献章的不凡人生。
《诏建白沙家祠特赐额联并祭文》圣谕碑记载,明朝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明神宗诏建白沙家祠以示朝廷重道。按照《白沙遗迹》记录,明朝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陈白沙祠在白沙村陈献章旧居基础上建成。明清两朝,陈白沙祠历经多次重修。1983年至1984年,江门市政府拨款大修陈白沙祠。1993年至2011年,陈白沙祠又进行了数次维护保养,加强对四周环境的整治美化,并以陈白沙祠为主体扩建陈白沙纪念馆,最终达到如今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的规模。
穿过陈白沙祠的高大门楼,广场中央矗立着陈献章铜像。只见他身材矫健,头戴方巾,一身儒者衣冠,右手理须,左手拿书,面目和善,风度翩翩,仿佛正穿越时光的烟尘,向世人走来。铜像前是一块花岗岩横匾,上面刻有陈献章弟子湛若水书写的“千秋仰止”四字。这个铜像与横匾已经成为江门重要的地标性城市形象之一。
陈白沙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陈白沙祠平面布局为四合院式,坐北向南,主体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在贞节牌坊后共四进深,坐落着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等建筑,每进都是一堂挂两廊。这些建筑,代表着陈献章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体悟等。如贞节牌坊、贞节堂,意在表彰、赞颂陈献章母亲林氏夫人一生“守节”;春阳堂则取自陈献章十年静坐探究“作圣之功”的春阳台之名,展现了其最主要的学术成就;“崇正堂”匾额为明神宗诏建白沙家祠时特赐,以表彰其在儒学上的巨大贡献。
祠堂牌坊相辉映
贞节牌坊早于陈白沙祠建成。明朝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朝廷为旌表陈献章母亲林氏夫人的贞节事迹而立贞节牌坊。明朝万历卅九年(公元1611年)重修后,贞节牌坊保存至今。记者注意到,“贞节牌坊”的正面有“圣旨”及“贞节”匾额。据记载,“贞节”二字为陈献章弟子湛若水所书。牌坊背面有“母节子贒”横匾,其“贒”字由“臣、忠、贝”三字组成,取“忠臣为国之瑰宝,即为贤人”之意。“母节子贒”横匾,充分体现了林氏夫人对陈献章一生的影响。
据历史资料记载,陈献章父亲早亡,母亲林氏终身守节,抚育孤儿。陈献章是遗腹子,出生后体质孱弱,“无岁不病”,母亲悉心照料,“以乳代哺”直至其9岁。陈献章时常对人说,如果没有母亲的照料与呵护,早已死于沟壑。除了起居饮食上的照顾,林氏还经常给陈献章咏诵其父遗留下的《山水词》《遗兴》等作品,让他接受诗词熏陶、了解其父隐居淡泊名利的心迹,以陶冶其情志。陈献章10岁时,从都会村举家迁居至白沙村。按照《白沙真儒》的描述,是因为原住处的邻居不友善,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其母效法“孟母三迁”,为子孙计“择善而居”。
林氏夫人一生德行得到了明朝官方认可。她被旌表为“节妇”。明朝何维柏《改创白沙家祠碑记》记录,在建设白沙家祠时,官方特意重修贞节牌坊,并设立贞节堂。《白沙遗迹》中评论,传统专祀男性的祠堂配置一个纪念女性的堂舍,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尤其是在祠堂前矗立一座贞节牌坊,这种形制更是罕见。
数百年来,贞节牌坊与祠堂互相辉映,成为一个整体。据介绍,该牌坊是广东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牌楼之一,结构精美,四根中柱用整根红木制成,八根檐柱为八边形石柱,明楼为布瓦庑殿顶,次楼为布瓦歇山顶,明楼和次楼均饰有如意斗拱,正脊饰有夔龙和宝顶。更值得称奇的是,这座高达9米的牌坊竟然没有一钉一铆,全部采用榫卯技术构建。
“白沙心学”由此兴
明朝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经历了赴京应试落第、拜师江西大儒吴与弼后,陈献章回到江门。第二年便在白沙村居所附近“初筑春阳台,日坐其中”,致力于探究“作圣之功”,寻求成为圣贤的途径。
《白沙真儒》描述,陈献章静居苦读,除了儒家四书五经外,还大量阅读“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但“如是者亦累年,而卒未得焉”。于是他又采用“静坐”方式涵养自身。“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最终,陈献章创新了心学,以“自得”而“作圣”为心学之旨趣;以“静养端倪”为“心学法门”;以“宗自然”为心学境界;以“心开万世”为心学本色。
对于陈献章开创的“白沙心学”,后世评价甚高。同为江门人的梁启超在《儒家哲学》中评价“白沙心境与自然契合……其自处永远是一种鸢飞鱼跃、光风霁月的景象,人格是高尚极了,感化力伟大极了。”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也评价:“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
陈献章探究“作圣之功”的春阳台早已不复存在。如今陈白沙祠内的春阳堂,借旧日名字,纪念陈献章收获“自得之学”。堂内制作精良的“文庙从祀”高脚碑,记录了陈献章因春阳台十年静坐从而创立江门学派,最终开创闻名于世的明儒心学的事迹。陈白沙祠内,对于陈献章的赞美之词不胜枚举。如崇正堂内明神宗的赐联:“道传孔孟三千载股票炒股配资开户,学绍程朱第一支。”以及“圣代真儒”“人在蓬莱第一峰”“圣道南宗”等匾额,均体现了陈献章在中国儒学史上的重要地位。